发布时间:2015-7-14 10:21:01 浏览量:1842 【字体:
大 中 小】
垃圾处理已成世界难题。继广州番禺、江苏吴江垃圾焚烧炉项目缓建之后,民间“反烧”之声仍在网络延续,国家部委为探求固体废弃物科学处置方式的研讨也在进行中。无论“主烧”还是“反烧”,都基本认同解决垃圾危机的根本出路:垃圾分类、源头减量。垃圾分类是指按照垃圾的成分、属性、利用价值、对环境影响以及现有处理方式的要求,分离不同类别的若干种类。垃圾分类是垃圾进行科学处理的前提,为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奠定基础。但垃圾分类本身也是一个非常艰难、缓慢的过程。中国从1996年底引入垃圾分类概念并进行试点,城市垃圾分类步履维艰,推广13年迄今未有大的进展。在倡导科学发展的今天,在垃圾围城的严重形势下,垃圾处理问题,已不仅仅是城市管理问题,而且更是社会问题、经济问题,乃至政治问题。
南通废品足球网络直播公司认为,正如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一样,垃圾处理文明区的建设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垃圾处理的产业化是必由之路。东湖街道的试点证实了全面实行垃圾产业化的两个必要条件:一是要辅之以耐心且有策略的理念推广工作,将垃圾分类的习惯在市民家庭中稳定下来:二是完善垃圾分类的相关制度,做好后续配套工作,创造分类的外部环境。东湖的垃圾处理产业化模式存在的困境无疑是创建垃圾处理文明区过程中必须突破的问题。
可以说,将政策重心从焚烧炉的烟囱上移走,利用预备投入的巨额资金和优惠政策激发出垃圾处理产业化的公共利益,既是超越垃圾分类初级阶段的根本之策,也是止息当前纷争的不二之选。